张德江
元旦将至,万象更新。在2015年即将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康启鹏董事长和学校领导班子向全体师生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向所有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祝大家新年好!
即将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丰收的一年,更是学校抢抓机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内涵建设的关键之年。在学校董事会和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下,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坚定信心,凝神聚力,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上下呈现出和谐共进、快速发展的喜人态势。
开启转型发展新篇章。这一年,为实施学校内涵、外延与转型发展同步进行的艰巨任务,把握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新思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明确新时期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措施,学校制定并印发了《长春光华学院事业发展规划(2014-2020)》,为学校今后六年以及更长时期的事业发展和主要工作任务实施提供了依据和指南。在广泛进行思想动员、深入基层考察调研、多次组织召开征求意见会、经验交流会和思路研讨会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长春光华学院关于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方案》,启动了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发展战略,为学校进一步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转型,更加明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指明了方向;由我校董事会发起,珲春市人民政府及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倾情加盟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政校企合作联盟”成立大会暨签约仪式隆重举行。这一“联盟”的建成,必将为学校探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有效途径,助力长吉图开发开放发挥重要作用。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这一年,学校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长春光华学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坚持把思想理论武装放在首位,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突出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专家辅导与专题研讨、统一组织与各单位自主安排相结合,以领导班子到基层联系点与师生员工“面对面”交流,组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召开动员大会、辅导报告会、征求意见会、专题民主生活会,观看电视教育警示片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切实抓好了群众路线学习的各项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省高校工委督导组领导的充分肯定。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这一年,学校以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引进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为重点,不断夯实学校事业发展的人才基础。建立并完善了教授和博士年度学术报告制度,进一步浓厚了学校的学术氛围;本着“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颁布并实施了专任教师年度绩效考核办法,调动了广大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教师的成长和培养,鼓励教师进行科研攻关,积极奖励在教学、科研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涌现出了以张勇、王明珠等为代表的一批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我校青年教师在“吉林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攀升。这一年,学校始终把学科、专业建设摆在关系到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位置,本着“强化内涵,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在课题申报、科研经费、设备采购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在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申报评审中,学校共有9人获得立项,其中重点课题2项;在省教育厅下达的省级高等教育强省专项资金的通知及项目名单中,学校共有6项申报课题获得立项,并获得资助经费12万元;电气信息学院的“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在吉林省高校“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中期检查、学科增补现场评审会中被吉林省教育厅批准为吉林省高校“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实现了学校省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商学院会计学专业被确定为第一批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这一年,学校积极推进年度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制定完善了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实施“养成教育”、“班导师制”,开展“读懂爹娘”系列活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开展“科技创新月”、赴企业带薪实习等活动,强化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会计硕士研究生,并成为东北师范大学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实训基地;以“全员抓就业,全程为就业,全面促就业”为口号大力促进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率再创新高;学校学生在各类比赛中捷报频传,先后荣获“第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一等奖,“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第七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吉林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高校乙组)男、女足球比赛冠、亚军,学生作品多次在《时代文学》杂志发表......
国际合作与交流规模不断扩大。这一年,学校先后与俄罗斯、白俄罗斯、韩国、日本、新西兰、美国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和政府机构进行友好互访,并与部分国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拓宽了办学空间;学校珲春校区暨长春光华学院东北亚国际学院在珲春正式开工建设,为学校发展史增添了厚重的一笔,开创了学校办学的新模式,为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学改革,开创学校品牌搭建了新平台。
校园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这一年,学校以“传递中国梦,激发正能量”为主旋律,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由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主办的2014年高雅艺术进校园——国家京剧院吉林地区首场演出在我校隆重举行;成功举办“我们的中国梦——中国文艺志愿者送欢乐走进长春光华学院暨长春光华学院文艺志愿者服务团成立”文艺汇演;邀请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成员彭章泉来校作巡回报告;邀请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白德彰先生来校举行学生见面会;还开展了“光华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英语体验节”等主题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老师们,同学们,回顾过去,我们意气豪迈;展望未来,我们激情满怀。在充满希望的2015年,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大力推进学校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事业发展提供强劲的驱动力;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以贯彻落实《长春光华学院事业发展规划(2014-2020)》为抓手,健全党政决策体系、学术治理体系和民主办学体系,进一步扩大办学的社会参与度,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要以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为方向,深入推进教学、科研、人事、财务、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进一步使学校发展定位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和社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对接。要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办学资源和创新要素,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使体制机制更有活力,学生更加满意,教职员工更有作为。要进一步齐心协力、抓住机遇,向着把我校建设成为政府重视、社会认可、学生满意、教工自豪、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