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思政部高文阁教授在一教阶11教室,在由摄影15412、15413、影制15407、15408班共107名学生组成的《思修》课课改实验班,以学生表演“讲法情景剧·命案的警示”的形式,举行校级公开课。学校副校长李文国、教务处处长于书瀚、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顾晓琳、教学检查中心督导员王玉敏、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徐景福、思政部主任王和强、电影学院副书记李继红等10多位领导、教学部门负责人、专家和有关老师到课观摩。大家饶有兴趣地观看了1个多小时的情景剧题之后,一致给予“相当成功”的评价,并认为这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学生们喜爱并擅长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与有关专业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链接。
据思政部主任王和强介绍,近年来思政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各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创新,积累了许多成功的做法,可在本学期《思修》课原教学计划中,并没有“情景剧”,因为情景剧操作起来比较繁杂,老师们都没搞过。但在观摩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的二场课改公开课之后,思政部老师们课改的积极性、创造性受到进一步激发,担任《思修》课改任务的高文阁教授,迅速确定了把情景剧引进课堂的教学计划,布置四个教学班排练了三场情景剧,并向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申报了校级公开课,以便取得学校各方面的指导帮助。
高文阁教授依据同学们的反映,征求了到课观摩的领导和老师的意见,结合自己对情景剧的研究和实践体会,给这次情景剧概括出四个看点:第一看形式,这台情景剧以马加爵残忍杀害4名同学命案为典型案例,登台表演的23名同学,模拟了庄严的法庭审判、罪犯的铁窗忏悔、亲人的泣血述说,以及演唱囚歌《铁窗泪》,还有简单的几件“法槌”、“铁窗”等道具,让同学们耳目一新,使得课堂真正“活”了起来。第二看内容,随着同学们的台词和表演,以往枯燥的刑法、刑事诉讼法方面的法理、法条等法律知识,以及抽象的道德观、法律观、法治观念、法律思维,都不同程度地变得形象化了。第三看警示,第一场开庭审判、第二场铁窗忏悔、第三场亲人血泪、第四场罪犯伏法、第五场警钟长鸣,都从不同角度发出“杀人偿命、贻害家人”的警示,以及“肆意侮辱,招来祸端”的教训。本教学班学生辅导员李洪宇、王春雨扮演专家,分别从法律、心理层对命案进行了剖析,警示大家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撑起生命的立体保护网。第四看才艺,登台表演的23名同学,分别扮演被告、审判长、公诉人、诉讼代理人、辩护律师、法警,以及记者、被告和受害人亲属等角色,有效地培养了才艺表演能力,赢得了大家的赞誉。担任录像、摄影和编辑制作mv的同学,还培养锻炼了所学影制、摄影专业的实践能力。特别是担任编剧、导演兼现场旁白的王舒杨同学,撰写了1万多字的剧本,又组织大家进行排练,锻炼了“将才”;班长黄贻彰担任情景剧活动主席,较好地发挥了组织领导作用,进一步锻炼了“帅才”。
吉林教育电视台2名记者来到情景剧现场进行了采访,不久将播出报道。这样,高文阁教授自2012年3月到我校任教以来,组织学生开展的让座歌、入党申请诗、学习雷锋和吉林好人、一封家书、情景剧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创新活动,由于取得显著效果和成果,先后被中国教育电视台、吉林电视台、吉林教育电视台、《长春晚报》等国家和地方媒体报道了26次之多,其中有16次收录在我校园网“媒体光华”栏目中,一人报道率占全校被报道总次数(54次)的29.6%,也为学校宣传工作做出突出贡献。(思政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