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新学期《创业基础》与《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2》两门核心课程高质量开课,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创新创业教研室以腾讯会议形式分批次组织两门课程任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全体任课教师围绕课程教学关键环节深入研讨,为新学期教学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创业基础》课程任课教师集体备课率先启动。活动中,教研室主任刘晓红首先明确课程开课要求,强调需严格遵循教育部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最新指导意见,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
在数智赋能教学环节,老师们重点探讨如何运用“超星学习通”等平台搭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场景,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课堂互动性与教学效率。针对开课前准备工作,大家明确分工,共同完善课程教案、课件及案例库,梳理教学重点难点,丰富教学内容。在研讨交流环节,老师们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分享学生创业项目指导中的典型案例,就如何激发学生创业热情、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形成多项切实可行的教学改进方案。
《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2》课程教师集体备课接续进行。围绕开课要求,教研室强调课程需聚焦大三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强化就业政策解读、求职技能提升、职业适应力培养等核心内容,助力学生明确职业方向、提升就业竞争力。在数智赋能方面,老师们达成共识,将利用人工智能来赋能就业指导课程。针对开课前准备,全体教师共同审核课程教学大纲,更新2025年最新就业政策文件与行业人才需求数据,在研讨交流环节,老师们围绕“如何帮助学生应对就业焦虑”“跨专业求职指导策略”等话题深入交流,结合当下就业市场趋势,制定分层分类的教学辅导计划,确保课程教学更贴合学生实际需求。
两次集体备课活动节奏紧凑、内容扎实,不仅统一了课程教学标准与思路,更凝聚了教师团队智慧,为两门课程的创新教学注入新动能。参与教师纷纷表示,将把研讨成果融入新学期教学实践,以更高质量的教学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供稿单位:创新创业学院 骆秋含 校对:刘安妮 初审:周佰成 复审:曹红梅 终审:赵 健)